在像與不像之間,對話就開始了。

明明畫的是印象中的某張臉,在塗抹之後,七分像三分不像,這是我知道的那人嗎?
明明已經完成的畫作,為什麼要塗它、抹它?
塗與抹,多麼日常生活…就像是上油漆,或是拿一塊布來擦桌子,看來似刻意卻又隨意。

當 觀者心中產生這樣的質問時,巫日文的作品,即在畫就之後,開啟了新的旅程。在看似熟悉的臉孔上,加入直刷、橫刷的即興筆觸,畫者藉著筆刷傳達作畫時的心情 變化。在畫作被完成的過程也充滿畫者想表達的元素:強調從生活的細節中生長出來的藝術樣貌,轉換日常生活細節隱性氛圍,以畫作為載體,建構圖像密碼。無論 是使用的工具(油漆、羊毛刷、抹布、水桶),或是作畫的姿態和動作(刷、塗、抹、擦),都是尋常日子裡人們容易經驗的動作。巫日文意欲藉著”尋常動作”發 展出”藝術創作”的概念,與觀者產生互動,故此他幾乎每次畫展都有現場作畫的行動藝術展現。

另外,他不斷尋找在與畫作完整性”被破壞”之 後,觀者心中產生”意外”的驚訝感,這樣的意外產生出來的內心對話,就是畫家所期待的符碼。巫日文在畫上重複塗刷像是在為畫作加密,而觀者心中的對話就成 為解碼的過程的。他的作品挑戰在普世價值中人們所認定的”形象”,表達出畫家以自身理解的角度來解讀畫中主角,從人物畫的先天框架跳脫出來,「像與不像」 就不再是重點。

身為台灣的原住民,目前他正在進行一系列的畫作,名為「台灣人的色素」,這系列作品是先對設定的畫作主角進行深入的背景研 究,再前往詳細的田野調查,有了進ㄧ步的深度了解,才著手作畫,每幅新的作品就是一份田野報告。「台灣人的色素」立即讓人聯想到台灣人膚色、人種、DNA 的多元性構成。

巫日文所選擇的主角,從對台灣有貢獻的外籍人士(如李石樵著名畫作「切膚之愛」的主角蘭大衛醫師、彰化二林喜樂療養院的創 辦人瑪喜樂婆婆),或是過去數十年的台灣重要藝術前輩,(如蕭泰然老師),也包含了大家所熟悉的名人(如鄧麗君、證嚴法師)。色素的概念源自於台灣這塊土 地上人們的多重血統、多元文化來源。他所進行的人物選擇、田野調查、資料閱讀與轉換,是一個溯源的過程,作畫則是建構符碼的過程。

巫日文 將他的原住民血統在這系列作品中表露無遺:過去的原住民用出草的儀式來增強自己的信心與精神力量,而巫日文在每一幅人像畫中,注入自己的精力,也吸取更多 的養分。每一次新創作完成的那一刻,都充滿著對下一次創作的信心,他清楚認知作品的完成不等於結束,因為當每一幅作品在觀者面前出現時,將會產生新的想像 和符碼,於是作品的歷史與觀者的再一次對話,會隨著每一次的解碼,延續畫作的生命。

建構與拆解,符碼與後設,巫日文的畫作從這個獨特角度,表現出他的後現代性。

睽違台北十年之後,他的最新力作,期待與您產生對話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巫日文 Jhychen Wu ‧經歷

[揮灑時尚 在伊莎貝] 溫慶珠Isabelle Wen+巫日文Jhycheng Wu

李。巫雙聯展 (巫日文-李紹榮 聯合展出)